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證券市場99%是散戶 證監會原副主席高西慶四問資本市場
時間:2021-07-30 10:20:21 
       據華夏時報報道,7月29日,證監會原副主席高西慶在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杭州峰會上對資本市場改革的根本問題發出四問:是否真實反映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否有效支持了實體經濟、創新的發展?是否能夠支持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政府的作用和權力邊界是什么?

  同時,他指出,當前市場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多發,手法更隱蔽更復雜,是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利益機制。

  中國企業到國外上市不可阻擋

  高西慶表示,總說資本市場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但是晴雨表不太一樣,一說要下雨就晴了,一說晴了就下雨了。資本市場從早期作為投機性相當強的市場,到今天絕大多數大型企業和對國民經濟起相當大作用的企業都在其中,占據中國整個經濟體半壁江山。從這點來說,資本市場反映了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不為過,但是不能直接反映在股價上,因為股價受很多因素影響,對基本面的反映或遲滯、或領先。

  資本市場是否有效支持了實體經濟和創新的發展,答案在他看來見仁見智。根據官方統計,有成千上萬億的資本注入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起到了巨大的幫助。法律規定了年利率的上限,高利貸仍然屢禁不止,說明企業融資難依然嚴峻,這也是企業使出各種辦法上市的原因。

  資本市場是否能夠支持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高西慶稱,雖然近期有一定回流,但是長期來說,它是使中國經濟走向國際的過程,是不可阻擋的。1978年,中美兩國的外貿依存率都是5%,但是我們現在的外貿依存率是30%,已經大大高于當年,而美國依然在10%以下。資本市場給往外走的經濟提供了巨大的動力,很多中國企業能夠走出去收購兼并,特別是高端的機器人(11.180, -0.16, -1.41%)、AI、汽車、芯片、基因企業,和它們逐漸出去熟悉國外的資本市場、法律機制直接相關。當然,進步也意味著巨大的代價,一些企業被渾水整得狼狽,因為它們習慣于國內資本市場的做法,出去被別人整得很狼狽,被罰得不可開交,不得不退市。

  高西慶的第四問是,政府監管部門的作用和權力的邊界是什么,在資本市場發展和監管過程當中,政府應該起什么作用,政府的那只手要放在什么地方。

 99%是散戶投資者

  高西慶還指出困擾資本市場的幾點普遍癥狀。

  他表示,首先是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目前發行市場上有4000多家公司,后面還有幾萬家甚至更多在排隊。很多企業質量很高,可是上不去,不只是質量的問題。當初制定證券法時打算分成發行市場和上市市場兩塊,后來由于種種原因,主板合在一起。二板、三板、四板容量很大,只要提交信息就能上,反正上了也沒人買,市場沒有足夠的激勵去造假。可是主板被炒得熱火朝天,企業就想盡辦法上主板,欺詐發行很多,財務造假也很多。

  財務造假現在案發領域增多、造假動機復雜,造假手法更加隱蔽,財務造假與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違法行為相互交織。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利益機制,讓一些企業持續造假,或者不造假就不披露。現在有各種各樣的例子,有部分先富起來了,另外一部分不富起來,為什么?因為和市場上的信息是不對稱的。

  第二是內控不彰、公司治理混亂。由于機制越來越嚴,尤其是證監會這幾年力度越來越加強,這方面的問題逐漸突出。公司治理混亂,根據公司法的表面文章都做到位了,但沒有實質性制約。

  重融資、輕匯報,不分紅或者少分紅。中國股票市場上99%以上的投資者都是散戶,投機性很強,為什么會投機?因為不分紅,長期拿著有什么意義,所以才會根據各種消息來投機。上市公司募資總額大于分紅總額的公司有3588家,在A股公司中占15%。近五年未分紅有343家,近十年未分紅的168家,近15年未分紅的是104家,上市以來從來沒有分紅的有114家。募資的對象們指望的就是股價上漲,擊鼓傳花賣給下一家。證監會制定各種規定逼著公司分紅,也繼而產生了內幕信息、操縱市場等非法交易行為。

  中介機構失職。很多中介機構協助造假,無盡調簽字,誘導小投資者冒險。2020年中介機構查處情況,違法立案15起,罰單255張。此外,中國的資本市場上99.77%的投資者是散戶,共1.881億自然人。散戶跟風賭運,沒有跟著機構學習長期投資的理念,機構反而跟著散戶學習投機。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