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我國城鎮化率由53.1%上升到64.7%
時間:2022-05-12 19:41:09
來源:城市化網
5月12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發布會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三場,主題是經濟與生態文明領域建設與改革情況。這十年,我國的城鎮化率由53.1%上升到了64.7%,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超過4億多人。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在介紹時說:
這是我國經濟實力又邁上一個大臺階的十年。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114萬億元,占全球經濟的比重由2012年11.4%上升到18%以上,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得到鞏固提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5萬美元,接近了高收入國家門檻。這些年,我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總體上保持在30%左右,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這是扎實推進協調發展的十年。我國的城鎮化率由53.1%上升到了64.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或者說差距由2.88:1降低到了2.5:1。居民收入基尼系數由0.474降低到了0.466,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扎實推進,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優勢互補性持續增強。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城鎮新增就業年均超過1300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5萬元,比2012年增長近八成,增速快于經濟增長。城鄉居民收入比顯著縮小至2.5:1。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超過4億多人。體現生活品質和消費升級的恩格爾系數,按聯合國的標準,我國的人民生活已經進入相對殷實富足階段,每百戶家庭擁有汽車超過37輛,比2012年翻了1倍還多。住房條件也顯著改善,城鎮棚戶區改造3961萬套,惠及9000多萬居民。老舊小區改造惠及2000多萬戶,1.8億左右的農村人口進城成為城鎮的常住人口,享受更高質量的城市生活。人民精神生活也越來越豐富,文化旅游、健身休閑都成為了大眾消費,自信自強的精神面貌日益彰顯。
公共服務全方位普及普惠。這十年,農村地區、邊疆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脫貧地區教育水平得到了歷史性的提高,區域城鄉校際差距明顯縮小,義務教育普及程度超過了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學前教育毛入學率大幅提升至88.1%,高等教育進入了普及化階段。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9年,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全面加強,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大幅提高,惠及全體人民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質增效,多層次醫療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國家醫學中心加快規劃布局,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向全國,超過85%的縣級醫院具備二級醫院服務能力。優質醫療資源輻射帶動的效果明顯,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普遍增強。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更加有力,人均預期壽命達到了77.9歲,位居中高收入國家前列。農村路、電、郵、信等基礎設施通達深度和服務質量全面提升,農村的人居環境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