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為城市安全出精品,為人民安康出好書!9月3日上午,“城市安全風險管理叢書”編委會第三次會議在同濟君禧大酒店3樓多功能廳召開。據悉,本次會議由同濟大學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主辦,同濟大學出版社協辦。叢書編委會領導、相關編委及參編單位代表、上海市相關委辦局、同濟大學出版社及相關部門、同濟大學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等60余人出席了會議。
“同濟人帶著責任與擔當砥礪前行;加強城市風險管理研究,應對未來城市管理新挑戰;擔當有為,開拓城市風險管理研究新領域”。叢書編委會副主任、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在致辭中從三個維度闡明了“城市安全風險管理叢書”編撰與出版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積極意義。他同時談到,研究院這幾年做了許多工作,每年舉辦論壇,集聚了這個領域的專家學者,編書是一個新的起點,抓住城市風險管理的難點、焦點、痛點開展研究,希望促進成果轉化,推動相關發展,期待這套叢書做出成功的指導,為未來城市的安全出謀劃策。同時希望這套叢書得到進一步拓展,構筑一個更加開放的平臺,覆蓋更多的領域。期待“城市安全風險管理叢書”為城市各行業企業管理及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指導,為城市風險管理貢獻智慧,為國家安全發展提供保障。
叢書編委會副主任、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同濟大學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徐祖遠在致辭中指出,“城市安全風險管理叢書”是國內首套系統規劃出版的城市安全風險管理出版物,也是城市決策者、管理者及相關技術人員在風險管控領域開展工作的必備讀物,對提高城市安全風險管理水平、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建設有著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當前,城市運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給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嚴峻挑戰的同時,也使城市風險愈加積聚、運行機制愈加復雜,各類城市,尤其是超大型城市風險管控壓力和事故防范難度正在不斷加大。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希望大家不忘初心,不斷轉變思維,創新方法,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高站位、高標準、高質量角度審視叢書的編輯出版工作,繼續把“普惠天下,利民安邦”的大事做好。
“城市安全發展關乎國計民生。”叢書執行總主編、同濟大學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院長孫建平圍繞“叢書編撰工作的進展和成效;著力體現叢書編撰工作的高質高效;著力突出叢書編撰工作的核心理念;著力匯聚叢書編撰工作的團隊合力”四個方面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叢書的總體編撰情況,同時詳盡敘述了下階段叢書編撰工作的基本設想。他談到,隨著以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為代表的世界級城市群的逐步崛起,以及新興產業和商業模式的快速增長,各類疊加風險和新興風險不斷增加。城市風險管理是城市快速發展階段的新課題和新挑戰,有效防范和控制風險,促進城市安全發展是我們啟動叢書編撰的初衷和使命。一段時間以來,編撰團隊著力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總體安全發展觀的一系列立意高遠的重要論述,和黨的十九大關于把城市安全風險治理體系作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重要決策,精心策劃,周密安排,根據前兩次編委會會議提出的高質、高效的意見和建議,制定并發布了詳盡的工作計劃和編撰指南,同時會同同濟大學出版社,組織各參編單位和編委認真謀劃、反復討論、明確要求,分階段做好各項工作安排,實現了第一期叢書10本分冊的集結出爐,以及第二期9本分冊編撰、出版工作的有序推進。系列叢書的編撰出版在城市安全風險管理領域產生了熱烈反響,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應。
據介紹,下階段研究院將在總結前期經驗的基礎上,針對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現實需要和新興風險發展情況,在第三期5本分冊中將城市人民防空風險、城市火災風險、道路設施運行風險、自動駕駛道路測試風險和城市保險與城市風險等研究成果納入出版體系,為城市精細化管理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和方法途徑,為風險管理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石。孫院長同時表示研究院今后將更加主動地發揮協調保障作用,同時充分發揮同濟大學、社會各界和專家學者的學術資源和專業優勢,為各分冊的編寫工作提供支持,進一步做好牽頭服務工作,確保下階段叢書編撰工作能夠高質、高效地得到推進,為保障城市安全運行、促進城市健康發展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
同濟大學出版社社長華春榮談到,去年第二次編委會之后,出版社汲取旁求儒雅的智慧,為該項目制定了一套規范、高效的業務細則和工作流程。秉承在重大出版工程和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上積累的項目運作經驗,搭建了一支專業的項目執行和管理團隊,從精品戰略出發,精益求精,保證本項目的實施能夠有計劃、有督導、有效益。對第一期10冊進行了完善,并融入到第二期9冊的撰寫中,保證了叢書的質量和水平。一年以來,第1期的10冊圖書全部正式出版,已進行國家出版基金的結項工作,并制作了第1期叢書的宣傳短片,在多個出版傳媒平臺展示。第2期9個分冊,已與各個主編單位對接、溝通,目前也已全部到稿發給編委們審閱,擬于年內全部正式出版。第3期5個分冊,經與各主編單位多次溝通,確定大綱、至少60%初稿的基金申報要素,亦于今年7月份完成了2021年度國家出版基金的申報工作。接下來將與研究院和主編團隊傾力協作,保證叢書所有單冊的保質、按期出版,同時做好相應的宣傳推廣工作,使圖書能夠進圖書館、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扎根中國大地,走出國門。
在會議交流環節, 叢書編委會副主任、中國建筑業協會副會長、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司長吳慧娟, 叢書編委會副主任、國家鐵路局原副局長陳蘭華,叢書編委,上海市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何品偉,叢書編委、原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劉鐵民,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秘書長蔡義鴻先后作了發言,紛紛表示加強城市風險治理研究,研究院是典型的咬定青山不放松。城市安全隱患不排除,城市風險得不到控制,可能會轉為社會風險,將影響到黨的兩個百年目標的實現。編撰這套叢書,研究院和出版社開了風險防控研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先河,體現了高瞻遠矚、家國情懷。對編撰團隊匯聚頂級人才,各方領導積極參與非常欽佩。編委們特別提出,今年突發疫情的防控實踐,體現了我們黨的領導和社會參與,事實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只有我們偉大的中國才能做得到,這些活生生的事實希望認真總結,充實內容,成為今后管控的指導。同時建議關注國家戰略前沿,關注人工智能,添加整個社會參與治理的需要,研究形成自己的體系、概念和方法,闡明學術觀點、創立學派理論,保持長盛不衰。
叢書編委會副主任、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李逸平在作講話時首先表示欽佩,對于編撰出版系列叢書發自內心的欽佩,研究院做了大量的工作,編撰團隊花了大量的心血,理論與實踐的描述,可供學習借鑒。第二,期待拓展。目前的叢書已經包括了許多方面,關于食品安全、公共衛生等涉及到了,但還不夠,比如對于移動的交通工具空調系統的過濾如何提高,新風系統的過濾如何防范,如何做好安全防控要深入研究。第三,如在境外出版這套叢書,也是填補了空白,但對有些章節要進行調整,讓人看得懂,做到精益求精,相信銷路一定會非常好。
叢書編委會主任,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黨委書記、理事長,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主任王德學作講話時談到,同濟大學是華夏名校,在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城市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講話精神等方面行動快、見效好,成立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是個英明舉措,編撰出版“城市安全風險管理叢書”又是一個英明之舉。組織專家、學者匯集編撰成冊推向社會,同濟大學對國家、對社會又是一個大作,對人民、對社會做出了貢獻。他代表叢書編委會對編撰、出版團隊的不懈努力表示肯定,對叢書在出版及獲批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表示祝賀,并向為出好書付出了辛勤汗水,筆耕不輟的同志們表示感謝!
王德學高度評價召開此次會議的意義,他談到,明年我們將迎來在上海這座城市誕生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紀念日。編委會在此之前有意識地抓住時機,以高質量、高效率編撰出版“城市安全風險管理叢書”續集,為建黨100周年獻上一份大禮,彰顯出在座每一位同志的光榮與使命、責任與擔當。叢書編撰一是出版時機好,二是行業跨度好,三是編撰質量高,四是實用又管用,五是定位很準確,六是社會效益佳。這套叢書的編撰出版體現了政治性、專業性、前瞻性、學術性、指導性,為人民的生活安康造福,其意義不可估量。
對下一階段的工作,王德學提出要繼續圍繞城市安全發展向高度、廣度、深度拓展。謀篇上要提升,站位上要提高,積極開拓思路,出力作、出精品,努力形成名牌產品。同時要注重發揮效益,用好成果轉化,并使之成為教科書,為培育人才發揮更大的作用。他最后祝愿“城市安全風險管理叢書”編撰出版精細化、學術專著系統化、社會效益擴大化,為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錦上添花,為我黨實現“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貢獻力量。
同濟大學城市風險管理研究院顧問委員會主任、上海市原副市長沈駿是本次會議的主持人,他表示,剛才幾位同志的發言很好,都有高度和廣度,顯現集體智慧的結晶。城市化的推進過程中,人民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是基礎性、根本性的,我們都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建設、管理和發展的理念等重要指示精神,努力達到探索問題、研究規律、創新理論,真正使這套叢書實用、管用,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我們正是本著這個初心和目的來編寫的,以服務于城市健康發展。同時表示很高興地看到這項事業在大家的共同參與和支持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希望大家再接再厲,繼續努力,為提高人民福祉、促進安全發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