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黃海波:老物件敲開歷史的窗
時間:2019-03-10 14:44:54  來源:城市化雜志  作者:公孫好 

04c0027cfb72b69ea34dc8021d67b7b1.jpg

  黃海波:《太原日報》主任記者、編輯,黃海波工作室負責人。她擔任策展人的“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時尚回響·大型實物展”2018年9月在太原美術館開幕,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18年12月16日,第十屆城市化國際峰會上,黃海波高票當選“2018年中國城市化貢獻力人物”。

  黃海波是一位有著27年從業經歷的新聞人,人物專訪、故事寫作,是她的專長,她也長期關注城市歷史保護領域。

  2015年,她在美國作了一年訪問學者,觀察到當地人對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所抱有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很不可思議。“我很想知道這種人與城市之間的深切聯系從何而來”,中國的城市變化如此激烈,如何重建人與城市的關系?”黃海波對《城市化》雜志記者說。

  她也開始關注歷史建筑與歷史街區的保護與再利用,然而身邊太多人不理解老房子和老街區的價值,甚至認為“全消失了才好呢”。她說,“這讓我很著急,又找不到說服他們的理由。”這些經歷,讓她萌生一個設想:要做一個留住歷史的展覽。

efcf7960f1df85b71bdec1eb2bf2cc3c.jpg

567ce52dda1f87e500081939bfee4355.jpg

  2017年,黃海波與美國朋友聊起自己寫過的一本書《一個70后女神的時尚史》,里面記錄著她不同成長階段的大事小情,朋友聽呆了,他說:“原來你們中國是這樣的!”在很多美國人印象中,“中國是一個很矛盾的存在,有時候裹著小腳,有時候穿著藍衣服(中山裝),有時候和美國大學生一樣時髦……他們始終弄不明白哪個中國才是真實的中國。”

  回到太原后,黃海波把《一個70后女神的時尚史》里提到的物品列了一個清單,發給親人和朋友,請他們幫忙收集,想把自己度過的48年當成一個當代中國的樣本,用物品和講述呈現出來。結果,“大家找東西的熱情,還有收集來的那些舊物的豐富程度,都遠遠超出了預期,那時候我意識到了,這個展覽會是一個遠遠超出我個人故事的大事件。”

  自2017年11月開始,339位捐贈人帶著自己的私人物品和個人記憶,走進黃海波的工作室,與同樣來自普通市民的20位志愿者進行交流、溝通。

  2018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40年,全國各地紛紛推出大型活動慶祝改革開放,黃海波工作室策展的“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時尚回響·大型實物展”被譽為個中翹楚。黃海波以媒體人所特有的敏銳洞察力找準切口,與志愿者們一起,“請339位捐贈人講述當代中國”。

  該展覽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反映改革開放為人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2958件展品全部來自太原普通市民的捐贈,展品征集工作部分由志愿者團隊完成。展覽通過普通人最真實的記憶和最真摯的講述,回顧一段段漸行漸遠的歲月時光,尋找這座城市發展的歷史印記。“40年間,個人的成長成才,家庭的生活改善,城市的舊貌新顏都透過這些老物件所代表的日常一一串聯。一屋子的情懷,喚醒著記憶,更喚醒了很多已經久遠的情感。”

  展覽以參觀者高度的參與性、良好的互動性而獨具特色,在太原美術館展出的兩個月時間里,吸引觀眾15萬人次。面對觀眾如云、網民熱議的火爆場面,黃海波分析說:觀眾在展覽上看到的,不僅僅是物品的呈現,同時也是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展示,時間、地點、人物,還有家庭關系、社會交往,對生活的夢想和追求。這些物品本身并不傳奇,但因為有了人的經歷和情感,而變得格外重要。毫不夸張地說,觀眾可以從這些物品里看到時代,看到人性。

4352a57a47654259bcd65cc1fabd6c54.jpg

  為什么要做這樣一個展覽?黃海波說,“我想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對普通人的生活很好奇”。她說,這一代人所經歷的重大生活變革,都是在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下發生的。展覽的關鍵詞就這樣確定下來了:普通人的物品和講述,人與城市,改革開放。“我想,2958件物品所講述的融入世界的渴望,對更高品質的日常生活的追求,一定程度上能夠代表當代中國。”

  眼下,黃海波工作室仍然在不斷地忙碌著,她和團隊成員所做的事,都是將個人與城市、時代緊密聯系在一起,不僅銘刻過去,而且指向未來,展現人們的生活態度,發人深省,具有時代性和歷史意義。

  黃海波說:一個人就是一座博物館,希望將來建一個永久性的城市博物館,成為大家分享記憶的平臺。
  
  “將個人與城市、細節與宏觀有機結合用以留住城市記憶,延續歷史文脈”,這是黃海波與此次展覽為中國的城市化所作出的貢獻。這樣一種展覽形式,也值得大家借鑒。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