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記者從全省加強城市規劃建設、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截至2015年底,青海省城鎮化率達到50.23%,形成了以西寧市為中心,小城市和州府縣城為骨干、小城鎮為基礎的城市體系,構建了與“四區兩帶一線”區域發展總體布局相適應的“四區兩帶”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全省城鎮體系初步形成。
據了解,“十二五”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城市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10363億元,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79.7%,城市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城市管理逐步完善,城鎮面貌煥然一新,空間得到拓展,承載能力逐步增強,有力拉動了全省經濟增長,增加了城市就業,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全省設市城市和縣城累計完成市政公用設施投資354億元,全省城鎮建成區面積由310.02平方公里擴展到510.65平方公里,累計承接33.36萬農牧民進城落戶。全面改造城中村、棚戶區及老舊城區基礎設施,城市市政公用設施水平不斷提升。全省人均城市道路面積達10.63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0.48平方米,公共供水普及率達到92%,污水處理率達到59.98%,建成區綠化率達到28.22%。
以《青海省城鎮體系規劃》、《青海省城鄉一體化規劃》等區域性規劃為引領,完成了省內所有城鎮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頒布了《青海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辦法》,出臺了規劃修改和實施評估等管理規章,建立了規劃督察員和違法違規處分等監督制度。全省城市建設用地控制性詳細規劃覆蓋率達85%,州府和縣城所在地達65%,修建性詳細規劃已經基本做到建設項目全覆蓋,城市設計工作全力推進,確保了項目布局合理和城市功能完善。
同時,設市城市和大部分縣城成立了獨立的城市管理機構,配備了相應執法專業隊伍。西寧市率先在全省開展城管體制改革,管理事權下放各區,改革初見成效。大力推動城鎮管理向細節化、標準化發展,加強市容環境衛生和街景整治,揚塵煙塵污染治理、改造城市綠化、規范廣告牌匾、提升夜景效果、協調城市風貌、拆除違法建筑等工作成效明顯。